中新社烏魯木齊3月19日電(記者閆文陸)新疆北部的伊犁、塔城等地州受氣溫升高、降水不斷等因素影響,出現融雪型洪水,造成民眾住房進水、牲畜死亡、基礎設施受損。
記者19日從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黨委辦公室獲悉,伊犁河谷多地出現融雪型洪水。截至18日19時,尼勒克縣、伊寧縣、新源縣已累計有8070畝農田被淹、27座溫室大棚受損。同時,有10間房屋倒塌、20戶64間房屋成危房、部分道路渠系受損。
在伊寧縣,吉爾格朗河、卡贊奇溝、克孜布拉克溝、托遜溝、庫魯斯臺溝、布里開溝、博爾博松河等相繼發生融雪型洪水。伊寧縣人民渠西起皇宮大橋,東到縣城西環路南大橋約10公里的渠段漫堤,致使沿渠青年農場、溫亞爾鄉、墩麻扎鎮、麻扎鄉、愉群翁回族鄉、薩地克於孜鄉等5700畝耕地被淹、200頭牲畜受災,青年渠、托海渠、麻扎渠、包孜渠44公里渠道淤積土方達10萬立方米,防洪堤被沖毀100米。
在塔城地區裕民縣,局部河床開凍引發洪水,江格斯鄉切格爾河出現融雪性洪水,1小時內河水暴漲沖擊下游地區,導致切格爾村附近旱地少部分農田被淹、溫室大棚受融化的雪水圍困。
災情發生后,當地立即啟動防洪搶險救災應急預案,組織人員開展搶險救災工作,目前各地災情已得到控制。
融雪型性洪水是由冬季積雪在春季迅速融化所形成的洪水,也稱為"雪洪",因為融雪性洪水當中會夾雜大量的冰凌,使其帶來的破壞性也大。專家介紹,每年3至4月是新疆融雪性洪災的高發期。前期積雪量大和氣溫回升迅速是導致融雪性洪水暴發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資料顯示,從上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新疆北部春季氣候變暖的趨勢逐步顯現。3至4月份新疆北部大部地區日最高氣溫每10年增加0.2~0.4℃。持續上升的氣溫致融雪加快,發生雪崩、局地融雪性洪水及其引發的山體滑坡的可能性增大。在此期間,如遇較強雨雪天氣,就有可引發混合型春洪的發生。
新疆氣象臺19日中午發布的預報稱,目前伊犁河谷、博州和塔城北部、北疆沿天山等地的局部地區積雪較厚,今天白天開始有較明顯雨雪天氣,上述地區的防洪形勢異常嚴峻。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