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

banggood 18% OFF Magic Cabin Hat Country LLC HearthSong 15% Off Your First Purchase! Code: WELCOME15 Stacy Adams

2012年3月11日 星期日

移民有十戒 投資之前先節稅買房租房細算賬 - 臺灣新浪網

租房 - Google 新聞
Google 新聞
移民有十戒 投資之前先節稅買房租房細算賬 - 臺灣新浪網
Mar 12th 2012, 02:39

  策划/楊歐非

  文/本刊記者

  郭建杭 呂世威  張蓓 林琳 孫磊

  圖/getty

  1994年熱播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中,姜文說:"如果妳愛一個人,送他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妳恨一個人,送他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地獄。"

  移民往高處走,可能摔下來會很疼,但至少那裡可能是天堂。

  勤勞的中國人,已經讓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輸出國。散落在世界各地的華人,有4000萬之眾,這個數量放在世界人口排名中可以位居前35名。如今,中國已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大城市的居民收入甚至超過了許多發達國家,但是,移民的腳步仍然匆匆。賺錢已經不再是移民的主要原因,但吸引移民的因素依舊誘人:孩子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無污染的生活環境,更好的醫療,更安全的食品,更大更便宜的住房。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們說,生活質量是不能用GDP來衡量的。

  招商銀行發布的《2011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逾七成接受調查的內地富人,已完成投資移民或有投資移民考慮,其中已經完成了投資移民的占27%。這個報告的結論被眾多媒體報導,並讓許多愛隨大流的中國人開始思考,自己是不是也要移民?移民後的生活到底好不好?

  這個答案很難找到。因為移民顧問往往衹告訴妳移民的好處,不好的地方卻一筆帶過﹔已經移民的人,哪怕躲在唐人街的餐館里刷盤子,或者雖住在富人區卻孤獨無比,他們一般也不願跌面子告訴妳實情。

  在一些網絡的小角落里,我們隱約可以發現一些移民人士的抱怨與現狀:耗盡大半生積蓄成功移民,卻成為投資外國的"窮人",再也過不上國內安逸富足的生活﹔因為夫妻移民的不同步,在心理上已經失去婚姻﹔相對孤立的社交圈,讓金錢和關係在這裡起的作用,遠遠小於中國﹔福利國家仰仗的是高稅收,要移民就不得不接受這裡的"劫富濟貧"。

  一些人開始變得理智,他們衹是取得一個國外身份,絕大多數時間仍生活在國內。一些人在收到移民中介廣告推荐外國免費醫療時,也會冷嘲熱諷外國免費醫療制度的僵化迂腐。

  中國人需要冷靜,外國人卻沸騰了。

  美國《經濟學人》封面上,一衹象徵中國的大熊貓毫不客氣地攀到帝國大廈的樓頂。美國媒體說"富人逃離中國"對奇缺現金的歐美來說是好消息。

  2010年出版的《人才戰爭》一書認為,"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數量最大、損失最多的人才流失國"。人才流失的後果如何?類似的結果就擺在眼前:大量農民涌入城市後,留下的是怎樣的農村?依靠所謂的"613899"部隊,農村經濟發展的後勁在哪裡?

  一場人才和財富的爭奪戰開始打響。

  有些人會說,這些事情與我無關,都已經移民了,還管剩下的是怎樣一個爛攤子。

  別忘了,即使是美國土生土長不會說中國話的二三代移民,到今天一樣受到各種歧視,甚至被折磨致死。沒有一個強大的祖國和文化做支撐,哪怕再有錢,也不會在異鄉受到應有的尊重。

  就算移民把財富和知識獻給了移民國,也不是所有移民國的公民都認為移民會讓他們的國家變得更加強大。移民們默默背負著 "第三世界的入侵和占領"的罪名。更大的憂慮聲音是:當地人會擔心,過多的新移民可能導致福利國家破產。

  拋去別人的看法不談,在中國人固有的傳統文化中,背井離鄉卻始終是一個貶義詞。多少年來,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到陌生的地方打拼,除了進京做官的讀書人和四處奔走牟利的商人,一般都是被迫而為之。就像大批農民涌入大城市打工一樣,看得到的是獲得豐厚的收入,看不到的是獨處異鄉的孤獨與惆悵,以及由此導致的一連串家庭和社會問題。

  移民,代表著一種自由選擇的權利,但裹挾在這樣的大潮中,還要算好賬、多思量。在金錢觀至上的今天,在妳收到五花八門移民廣告的同時,除了要獨立思考算一筆眼前的經濟賬,更要細致盤算一下,移民到底會給自己、家庭、親朋乃至社會帶來什么?等待自己的,到底是天堂還是地獄?

  移民十戒

  歷盡千辛萬苦走出移民這一步,妳也許要忍受中西方文化差異對心靈的沖擊,也許要經歷社會底層的歷練,也許要面臨異域文化下的精神失落,更重要的是,從踏入那片異國土地開始,妳要從零開始。

  移民之前不妨先看看以下十條,然後仔細思考──真的做好移民準備了嗎?或者,移民衹是妳心中一個遙遠的夢?

  "蜜月期"很短,磨合期很長

  落地就要生根,個人的語言、文化這些連接血脈的情愫如何适應新的水土,一直是個難事兒。文化震蕩(Culture Shock)是心理學、社會學中的一個專有名詞,幸或不幸,這種感受在移民中再普遍不過。移民海外的人由於語言障礙、文化差異、缺乏朋友、難以融入主流社會等原因,都會出現極大的心理落差和不适應感。很多移民說自己是"浸淫著西方文化洋氣扑鼻的一個假洋鬼子卻心裡矛盾地放不下最後的中國情結。"

  絕大多數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和生理調整後,都能适應新的環境,但也有一些人适應期較長,甚至無法适應,產生極端行為。2008年11月,美國發生了一起極端的案例,硅谷高科技公司華裔員工吳京華被解雇,當天下午槍殺公司創辦人和兩名高級主管。當地的心理醫生認為這是顯示美國華人產生适應障礙、內心壓抑的極端例子。

  初出國門,一切都是嶄新的開始,成功移民的喜悅如同度蜜月般短暫,以後的逐步磨合的時間卻顯得很長。移民适應的快慢和他們移民前的社會地位、學歷和心態有關,物質的溫飽與精神的失落如何平衡,始終是個問題。也和人的面子有關,不能混出人模狗樣的,一般人也不會輕易撤退,巨大的心理壓力在漫長的磨合期中始終會伴隨左右。還和接受他國的文化也有關,"虎媽"非凡的教育方式在海外引起的巨大討論時刻提醒著移民們,那些在國內無可厚非的習慣和行為在異鄉人眼裡是多么令人困惑。

  "失落"的精英

  佛家講眾生平等,美國憲法第一條就是,"人,生來平等",啟蒙思想的理念是平等、博愛,移民海外的人可以享受的平等:一是依法得到社會福利﹔二是人格尊嚴不受傷害。新聞中澳大利亞的總理要自己去超市買菜,紐約市長擠在地鐵里,平靜地看著報紙,讓國人好生羡慕。

  但是出了國,有些移民卻适應不了這種平等。比如曾有某個富裕華商偷稅,他所有的資產都被沒收了。在美國賺的錢清清白白,才能過得平安,但是大多數的中國富人能坦然面對公平的競爭環境嗎?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平心而論,多數普通百姓是沒有能力移民的。有出國意向的人至少都有那么一點過人之處,要么有才,要么有錢。比如,出身國內頂級大學,帶著碩士博士的帽子,揣著中級高級的證書,在單位要么正科副處正處,要么碩導博導學科帶頭人。在國內,天天被人捧著,到處有人請客辦事兒,鄉里鄉親都能沾著光集體奔小康。出了國,失去了行政地位,在當地人眼裡,妳就是一個普通人,被眾星捧月慣了的精英不免有失落之感。經濟條件稍差一點的技術移民,基本上要從底層做起,天天擠公交地鐵,沒准還要住地下室,優越感蕩然無存。

  這樣的心理打擊,沒有人傾訴衹能硬撐,還要和國內的家人說一句:"我好著呢,我掙著外匯了。"沒有在國外當普通人的心理準備,還是在國內當人上人比較好。

  圍城效應,轉角遇到牆

  現在全球共有2.15億第一代移民,如果這些人組成一個國家,將比巴西的總人口還要多。很多第一代移民慨嘆:移民好像圍城,語言障礙、缺乏朋友,都會產生極大的心理落差和不适應感。

  第一代移民總是最苦的,無論是經濟條件,還是獨立在國外生活的适應程度,他們經歷著旁人無法感受的心理博弈,耗盡大半積蓄成為投資移民里的"窮人",而夫妻移民的不同步,甚至會導致很多人失去婚姻。有的夫婦同到美國,其中一個不能适應,堅持要回中國,導致分居兩地,最後以離婚收場。有的夫妻一個先出國,在舉目無親的異鄉找到了可以寄托、相互依偎的臨時夫妻,"搭舖"過日子,無奈地背叛了自己的愛情與家人。

  成就了孩子,也失去了孩子

  在過去10年間,有超過200萬的中國內地申請人獲得國外綠卡,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將孩子到國外接受教育作為移民的首位理由。"國內吃什么都不安全""我怕孩子被國內教育綁架了",在國外不會讓孩子感受到權利、等級、關係的困扰,沒有沉重的課業負擔,吃的東西放心,環境也更好。

  移民機構也紛紛宣傳移民後對孩子留學的好處,比如在選擇學校、選擇專業上不再受國際學生的限制,還有就是學生還可以選擇貸款讀書,有移民身份的孩子進公立學校讀書的費用是與本地學生一樣的。

  當孩子接受了正統的歐美教育,也許就是子女與父母國民性格對立的開始。從小接受外國文化的熏陶,父母對孩子的管教會變成他們眼裡的"束縛",一句"It\'s not your business"讓很多父母無所适從。父母們耗盡心血把孩子帶進哈佛,成功地去了華爾街時,孩子往往也向身邊的人學會了歐美崇尚的獨立自主。國外老人大多自己生活,加上健全的養老機構,會讓他們忘了自己還有贍養老人、陪伴老人的義務。

  抓不住的"筷子"

  據美國媒體報導,2011年一名華裔教師因為告知孩子們"沒有聖誕老人",而遭到了家長們的反對,並為此向每位家長致電道歉。中國文化和外國文化的差異與沖突在這個白鬍子老人身上爆發了。一個民族基本的文化特性被稱為文化基因,能擔當基因重任的文化因素有三個:語言文字、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移民意味著妳必須放棄中國文化,而衹能撿一些中國傳統文化的"細枝碎片",把它們仔細地包裹起來,小心翼翼地守護著自己的根。移民意味著,妳衹能保持中國文化中最核心或者妳自己最喜愛的部分,其他的都將蕩然無存。

  地球是有顏色的

  西方社會的民主、法律制度和自由、平等思想是在大多數人的認可和堅持下形成的,但世界上沒有一種制度是絕對完美的,所以無論到何時都不要過分期待。2011年11月刊《經濟學人》一篇題為"移民的魔力"的文章中稱:"現在並非移民的良機。在歐洲,反移民的黨派日益得勢。在美國,奧巴馬沒能實現其承諾的移民改革,大批外國科學家在大學中被培養出來然後被驅逐出境──這種政策被紐約市市長稱為'國家自殺'。因此,對移民態度的轉變不足為奇。這源於周期性經濟低迷和富國邊境控制壓力不斷增加的共同作用。"

  作為高級人才,如果從事基礎性的研究,在國外會有最好的設備和完善的資料,但是在一些敏感的項目上,會有很多部門是限制華人接触的。中國人在國內官本位,到了海外就一門心思賺錢了,"衹重鈔票,不重選票",不積極參與政治也導致了華人的邊緣化。不過有趣的是,近年來浙江農民移民南美洲的成功實例較多,據說在巴西建立了成功的生產基地,到一個文化粗放的國家不失為移民的新選擇,少些法律限制,少些種族歧視,少些文化隔閡,也多些致富的沖力和激情。

  在國外投資,不等於能賺到錢

  在中國投資,本土經驗很重要,換句話說,在美國投資,本土經驗也很重要。這種經驗不光能影響到當下,還關乎移二代、移三代。

  按照美國投資移民簽證的條件,移民者必須在美國有投資,並且雇用當地人。然而眾所周知,美國商人都不願在本土投資,宁願把工厂建在中國、越南,就算是賈伯斯的苹果帝國90%以上的工厂也在國外。移民到國外,當然願意追求一種更好的生活,可是在國外投資真能賺到錢嗎?

  發達國家的勞動力成本很高,直接導致移民者經營成本上升﹔一些像公會的非政府組織,力量非常大,這對移民者的經營是個很大挑戰。如果遇到糾紛,需要打官司,大多數中國移民不精通英語,更不熟悉美國聯邦和地方法律,這將是更大的困難。事實上很少有富商移民後真的把生產線拉到國外去,或在移民國投資實業。國外主要發展新能源、生物制藥以及服務業,而國內企業擅長製造業、房地產,投資實業根本不具優勢。

  在金融投資方向,外匯風險也不可小覷,從長期來看,外匯市場波動較大。美元對人民幣仍有貶值的空間。對於投資移民來說,5年後的貨幣匯率仍然難以預期。隨著人民幣升值可能性的不斷增大,現在投資的50萬美元5年後可能會縮水,因而影響投資回報率,使其有所下降。不過很多投資移民人士衹是想拿一個國外的身份,但是還是會住在國內,生意也完全在國內,事實上滿足移民國的"移民監"要求,這種方式完全是可行的。也可以避免完全結束國內生意等待移民這段時間的風險,因為申請不一定能成功,到頭來兩頭都落空就麻煩了。

  有了福利,沒了機遇

  從搖籃到墳墓,發達國家優越的福利的確刺激著我們的神經,生老病死無微不至地關照,失業救濟金、養老金、經商補助、免費教育、大學教育貸款及津貼、急診免費等等。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要想享受該國的福利,其實也需要向該國作出應有的貢獻和履行相應的義務,因為這些福利都是有條件和門檻的。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西方國家高福利制度"養懶人"的弱點日益顯現,拿"高福利"開刀,已成為許多國家應對金融危機的首選。

  更重要的是,中國是當今世界增長最快的經濟體,沒有人會否認全球這20年的熱點在中國。移民國外享受了福利,往往失去了這一輪經濟發展的大好機遇。發達國家的經濟、就業機會增長,呈現的是緩步上升的趨勢,勞工力市場有限。作為技術移民出國的人才,一份工作几十個人來爭已是司空見慣,很多國內的專業人才移民後衹能找一份"刷盤子"的體力活,這種落差可想而知。不要讓移民成為失落的開始,求機遇與享福利的天平上一定要好好衡量。

  100%成功移民不靠譜,謹防移民顧問忽悠

  投資移民和技術移民是目前移民申請人選擇最多的兩種方式。對於移民,申請人與移民顧問之間的知識和信息存在明顯的不對稱。國內投資移民行業的興起至今不過十多年,很多時候,我們會看到這樣"誘人"的廣告語,"100%成功移民,不成功全額退款""30天快速移民"等等。美麗的承諾背後隱藏的陷阱一定要當心。

  可能導致移民失敗的情況很多,比如接受技術移民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移民輸入國的就業壓力,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之下,不少移民熱門國家紛紛提高了技術移民的門檻。據加拿大移民官網顯示,加拿大聯邦技術移民從原有的38類職業列表調整為29類,新的職業列表名單對中國申請人更加不利﹔澳大利亞新移民"技術職業清單"中,也大幅削減了原有可移民職業。難度和門檻提高了,成功率自然很難保證。

  剪同胞的"羊毛"

  一項在線調查顯示(11345人參與),50.4%的人認為中國富人掀起移民潮的原因,是"轉移財富,避稅藏富"。74.5%的人認為移民潮引發的財富外流情況很嚴重,衹有6.7%的人認為沒影響。國內私人銀行大量鼓吹投資移民留學金融的時候,我們無法猜測,他們的客戶中有多少灰色收入。事實上,先富起來的一批人正在通過移民合法地實現資產轉移和避稅。

  縱觀新一輪移民熱潮中人員的組成,多為30至40歲的社會中堅分子,他們中的許多人擁有熟練的專業技能,積累了比較豐厚的資本。分析人士指出,在投資移民熱潮涌動的背後,中國喪失的不僅是財富,還有寶貴的人才資源,而後者的價值更難計量。在國外投資房產、解決當地人就業等移民條件,無疑能夠使富國經濟發展受益,而窮國則會因移民"人財兩失"。雖然胡潤在接受鳳凰電視台采訪時很肯定地說:"富豪移民並不會影響到中國經濟的發展",但是財富和精英的大量流失無異于剪了同胞的"羊毛"。

  現在移民,這些國家比較熱

  傳統的移民國家如加拿大、澳洲、紐西蘭,他們的移民優勢在於環境、教育的資源優勢。而近兩年新興的移民國家如西班牙、韓國、塞浦路斯、拉脫維亞等國,則各有所長。正如環球移民市場總監張麗所說:"沒有所謂最好、最熱的移民國家。每個國家都适合不同的受眾群體,最好找出這些移民國家各自的優劣勢,進行比較,再看妳想去哪個國家,妳适合移民到哪裡。"

  目前國內的移民者,根據不同的移民目的,可以概括為以下几類:

  投資類:移民者通過投資的方式進行移民,根據不同國家的要求期限,到期以後,拿回本金和收益,同時拿到綠卡。目前國內各大城市限購,房地產投資不被看好,在國外買套房子,還能拿綠卡,一舉兩得。目前可以在當地投資購房拿綠卡的,有新加坡、韓國、塞浦路斯、拉脫維亞等。

  教育類:此類移民者移民海外的主要目的就是子女教育,澳洲、加拿大、紐西蘭等國都是此類移民者的首選,移民到這些國家,同樣可以考美國常春藤大學。根據移民者的特定需求,也有移民新加坡、韓國等地為子女求學方便的。

  出行便捷類:需要經常全球飛的移民者,移民到歐洲的塞浦路斯、西班牙、英國、荷蘭等地,行走歐洲無國界。一位經常全球跑的移民者腦海中最完美的情形就是──行走全球無阻礙:拿到美國簽證之後,同時辦一個歐洲申根國家的身份,再辦一個英國的簽證。

  養老類:風景優美的歐洲小國,地廣人稀。資源豐富的北美、澳洲都是這類養老型移民者的最愛。

  北美洲

  美國

  移民政策:EB-5投資移民項目要求,申請人投資50萬美元到移民局批准的項目中,獲得臨時綠卡,2年以後,將臨時綠卡換為永久綠卡,5年後,拿回投資本金。

  優勢:對申請者的個人要求門檻低,資產來源衹要是合法的即可,無論是經營企業還是買彩票獲得的50萬美金都可以。美國的教育和醫療相對成熟,是老牌移民熱國。

  适合人群:能夠在眾多投資項目中選擇出優質的EB-5項目的人。

  加拿大(加拿大聯邦及魁北克項目)

  移民政策:要求主申請人有企業管理經驗,個人凈資產在160萬加幣以上,面試成功後,投資80萬加幣,5年後,返還80萬加幣本金。

  優勢:在美國移民EB-5項目風險居高的背景下,很多人繞道移民加拿大。多倫多是除了中國以外,華人最多的地方,不需要掌握英語也可海外生存。

  适合人群:有5年的移民監,适合能夠長期居住在加拿大的移民者,陪伴孩子讀書很輕鬆的几年就過去了。

  澳洲

  澳大利亞

  移民政策:主申請人55周歲以下,企業股東,營業額在30萬澳幣以上的企業,持股比例為51%以上,上市公司股東需持股10%以上。拿4年臨時簽證後,滿足2年的創業要求。

  優勢:地廣人稀,特產豐富。

  适合人群:希望做企業、在海外發展實體經濟的人。

  亞洲

  新加坡

  移民政策:個人資產在2000萬新元以上,投資250萬新元,申請人無年齡、學歷、英語要求等限制,無移民監管要求和居住要求,直接取得永久居住權。

  優勢:免稅天堂,人口中77%為華人。

  适合人群:英語不好的高凈值人士适合移民美國加拿大,需要全球征稅的人群,因為辦理新加坡身份,將資產放在新加坡是合理避稅手段。

  塞浦路斯

  移民政策:30萬歐元購房。

  優勢:審理速度快,6至10個月即可取得永居身份。無移民監、門檻低、27個歐盟成員國自由出入。

  适合人群:喜歡旅遊、穩定投資者。

  韓國

  移民政策:濟州島購買50萬美金的房子即可拿到韓國居留權,但不是綠卡,5年後可換綠卡。

  優勢:中國到濟州島免簽,看房方便。

  适合人群:朝鮮族人可通過此方式拿韓國身份,父母陪伴子女讀書也是不錯的選擇。

  菲律賓

  移民政策:在菲律賓銀行等指定銀行存2萬美金可以保留菲律賓身份。

  優勢:註冊公司方便,取得身份門檻低,取出存款,即取消身份。

  适合人群:有外貿生意的人,比較适合做中轉站。

  歐洲

  英國

  移民政策:100萬英鎊購買英國國債即可移民,5年後可拿到綠卡,每年要求居住半年以上。此外投資500萬英鎊和1000萬英鎊,可縮短居住時間和綠卡的等待期。

  優勢:福利教育好、移民申請周期短、材料準備簡單。

  适合人群:子女在英國讀書,未來想要留在英國拿身份的人,更容易達到5年內每年至少在英國居住半年的條件。

  拉脫維亞

  移民政策:在拉脫維亞境內購房約70萬至140萬人民幣,可獲得5年申根居留許可。或者在拉脫維亞銀行存款30萬歐元或者40萬美元定存5年,可獲得申根居留。5年後,本金利息返還。

  優勢:歐盟申根國,投資移民風險小、門檻低、成功率高。

  适合人群:在歐洲有行走需求的人,不需要每次出行都辦簽證了。此外,5年內,有大量閒置儲蓄資金的人也很适合。

  大洋洲

  紐西蘭

  移民政策:3年以上公司管理經驗,在紐西蘭投資150萬紐幣4年,在紐西蘭投資4年中的最後3年住滿146天。

  優勢:氣候溫和、風景秀麗。

  适合人群:具有某行業商業經驗的創業者。

  移民財技,妳要知道這5條

  如果妳鐵了心要移民,下面這5條理財的技巧,可以幫妳少走很多彎路,順帶也可以再次評估一下自己這趟移民的投入產出比。

  1.投資移民有風險  失了綠卡又賠錢

  從兒子上小學開始,王先生就開始著手準備移民美國了,查詢了很多資料後,王先生鎖定EB-5投資移民項目為最适合自己的移民方式,因為在美國所有的移民類別中,此項目是申請時間最短、條件限制最少的。於是每個周末,王先生夫妻倆會准時出現在各個項目宣講會現場,按照所謂的移民"祕籍"篩選适合自己的投資項目。

  王先生夫妻根據從各處宣講會以及移民專家處總結出的經驗得出,選擇有政府支持的項目,且為自己的投資項目買保險是移民成功的關鍵。對此,王先生認為移民美國並不是那么難。

  但是,現實的數字擺在王先生面前,根據公開資料可以看到,自1990年EB-5投資移民項目運行以來,共有13719名投資者申請EB-5簽證,其中衹有8382名投資者獲得臨時綠卡,而最終衹有3127名投資者獲得正式綠卡。

  根據移民政策,投資人先期投資50萬美元,通過移民中介將錢打入某個基金運作的具體項目賬戶上,然後各項材料審批合格後,一般3個月左右,可以獲得美國移民局簽發的為期2年的臨時綠卡(I-526),2年後,移民局對所投項目進行考核,如果滿足該項目盈利,並創造10個就業崗位這兩項條件,則可以轉為永久綠卡(I-829),3年後,投資人可以拿回50萬美元的本金。

  對於投資移民者來說,最關鍵的節點就是2年後,臨時綠卡轉為永久綠卡之時,如果項目不成功,或者不能創造10個就業機會,投資人會被立刻取消永久居住權的資格。

  原則上說,如果項目投資失敗,投資人是拿不回本金,也不能拿到永久綠卡的。EB-5項目被人戲稱為美國移民局以綠卡為餌的遊戲,願者上鉤。

  移民專家張躍輝介紹說,自2009年6月26日美國投資移民EB-5項目推向中國市場以來,臨時綠卡的通過率為99.5%,而時隔2年後,臨時綠卡轉為永久綠卡的通過率則在今年見分曉。事實上,自1990年此項目實施以後,投資此項目的投資者陸陸續續也有返款的,據張躍輝了解,"50萬美元沒有全部拿回來的,能拿回二三十萬美元的已經不錯了。"

  如果根據王先生總結出的兩點移民"攻略"進行移民,是否會降低風險?事實上可能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兒。

  投資移民項目,與政府沒關係

  在王先生的攻略中,首要一點就是要選擇與政府挂鉤的移民項目,此類項目看起來很多,密西西比州政府首席代表、前州長、前國會議員等名字紛紛出現在各個項目的介紹中,比拼誰的抬頭硬?那是沒有意義的。

  事實上,所謂區域中心的概念本質上就是項目管理公司,對外推廣中冠以基金公司的名義,而美國任何機構和個人都可以申請投資移民項目,在申請的時候,移民局對區域中心的監管門檻非常低,通過率非常高,而在2年後對項目進行審核的時候抬高門檻,拒絕大部分項目。

  而這些基金公司在推廣中會極力與政府挂上關係,並且會聘請各類政要名人擔任基金公司的高層,如美國海灣基金總裁就是由國務卿希拉里的弟弟擔任,但是事實上,海灣基金與美國政府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據北京雅凱仕投資顧問有限公司沈凱介紹說,根據美國《移民法》,所有的EB-5項目都是風險投資,任何一級美國政府都無權對其進行擔保。有趣的是,在2011年所推廣的EB-5項目中,就有地方債券的項目,那么此類項目與美國地方的關係如何呢?對此,張躍輝解釋說,這完全是一個偷換概念的問題。

  如美國某州某鎮政府發行的地方債,是和中國國債或地方債完全不同的概念。美國法律規定,地方政府(州政府)都是可以申請破產的,申請破產後,債務清零,政府不會為此給投資者掏一毛錢。投資此項目的投資者,在到期後,不僅無法取得美國永久居留權,甚至會血本無歸。

  事實上,美國所有的投資移民項目都是私人的,甚至沒有"國企、央企"的概念。而美國的投資移民項目,在各種專家的指導下,似乎看起來很靠譜,但是對於投資者來說,衹能靠自己對自己的投資負責。

  給投資買保險不靠譜

  在王先生的攻略中認為,單純地進行投資不安全,還是要給自己的投資買一份保險,以保證自己的資金安全。王先生對於資金安全的擔憂不無道理,但是以購買保險的途徑保障資金安全,似乎不那么可行。

  沈凱告訴記者,美國政府不允許非常有把握的項目在海外募資,風險性較小的項目一般都在美國境內融資,衹有風險性非常高的投資項目,才被作為投資移民項目。

  那么買保險有用嗎?根據美國《移民法》的要求,是不允許投資移民項目帶有保險的。而宣講會中所說的有一些帶保險的項目,事實上是通過一些迂回的方式加保險的。如通過從第三方擔保的渠道加保險。

  沈凱為我們舉例說明,項目申請人選擇一個項目進行投資,但是對項目的未來收益情況不信任,則項目方和申請人可以選擇都認識的擔保方進行擔保。而此概念並不是國內保險的概念。

  那么投資者購買此類"保險"有沒有意義呢?沈凱談到2011年曾經熱賣的某黃金投資項目,以50萬美元投資黃金移民美國,可以同時花3.5萬美元買保險,如果項目失敗,7年以後可以拿到本金,算一筆賬,50萬美元,以目前的匯率可以兌換300多萬元人民幣,以7年算,利息是120萬元人民幣左右,基於目前銀行個人存款利率,7年之後,投資者即便拿回本金,也損失了將近120萬元人民幣的利息收入。

  事實上,如果項目投資失敗了,保險公司衹是保證本金安全,既不能保證升值部分、損失部分,更無法保證投資者所失去的美國永久居住權的身份。

  臨時綠卡到永久綠卡,一步之遙,遙不可及

  按照EB-5的政策要求,拿到臨時綠卡2年後,衹要投資的項目有盈利,並且創造10個就業崗位就可以轉為永久綠卡,並在3年後拿回50萬美元資本金。

  但事實上,北京出入境中介機構協會會長齊立新說:"美國投資移民是立項在前,監管在後。立項以後,尋找投資者融資,2年後,如果此項目不能盈利或者創造10個就業崗位,則不符合移民局的永久綠卡申請條件,項目方也不承擔責任。"

  根據公開資料可以看到,截至2011年年底,通過基金運作的1700多個項目,衹剩下300多個還在運行,其餘的項目則因為資金鏈斷裂而擱淺。

  而對於創造10個就業機會的要求,很多基金公司為了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通常會自己請人用一個模式計算,而計算結果移民局未必會使用。事實上,張躍輝認為,雇用10個美國人工作,正常一年需支付50萬美元的薪水,而以50萬美元的投資,解決10個美國人的就業,需要項目有很高的盈利能力。

  對於王先生這類的投資移民者來說,他們所面臨的,是最終能否獲得美國綠卡以及返還投資本金的雙重風險。

  EB-5項目

  自20世紀90年代通過的EB-5投資移民法案以來,基本要求全額投資100萬美元、創造10個就業機會即可,近些年條件降低為在美國移民局已經批准的200多個區域中心(其中加利福尼亞、佛羅里達、華盛頓州較為密集,多數為美國不發達地區)共計400多個項目中選擇某項目投資50萬美元,創造10個就業機會。此項目自2009年推向中國市場,恰逢加拿大提高投資移民門檻,於是,很多投資者開始熱捧美國投資移民。

  2.各種稅費一大堆,買房還不如租房

  覺得國內的房地產行情不好?沒關係,咱去國外買房子。在申根國之一塞浦路斯購置30萬歐元以上房產,不僅可以享受獨棟別墅,還可獲得該國綠卡,以後行走歐洲無限制。在濟州島花50萬美元買房,也可移民韓國。即便是在那些沒有購房即可移民政策的國家裡,移民到海外,在當地購房既可自住也可投資。

  但是,海外買房怎么買?稅收政策、房價成本都是如何構成的?購房以後還有哪些額外的支出是與國內不同的?弄清楚這些,投資者可以節省10萬美元以上。

  海外買房怎么買?

  海外房價和土地價格分別計價,如加拿大,購房者需要先向加拿大政府購買土地證,然後尋找開發商,請他們幫助進行設計和施工。這樣,投資者在海外購房的時候,可以優先考慮地點和面積,至於房子是否喜歡,年代几何,都不那么重要了。

  環球移民投資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張麗為我們舉例說明,一位投資者想在加拿大買獨棟別墅,經過多方比較和計算後,可以購買一棟售價30萬美元,年代較久遠的別墅,然後推倒重新設計修建,而在相同地區,同樣面積的別墅售價都在50萬美元左右。

  當然,購房者在購買此類房產的時候,要先計算比較一下建築費用。

  此外,每個國家的土地價格在整個購房成本的占比是不同的。比如,美國紐約郊區的土地成本占購房成本的10%左右,而澳洲的土地成本則占40%左右。

  海外購房需繳4種稅費

  在海外購房需要交納契稅、土地稅、印花稅和增值稅,其中契稅為東南亞部分國家所徵收。歐美國家每年徵收一次土地稅,稅率在1%至2%。印花稅和增值稅在各國都會徵收。

  除此以外,購房者還需支付買房時聘請律師的費用,各國的律師費用不等,據公開資料顯示,紐約購房者需為此支付2500至3800美元,而馬來西亞則為1000美元左右。根據各國的政策不同,需要繳納的費用也不相同,購房者在購房之前需要詳細了解,基本上在海外購房都需支付總房價4%至7%的費用。

  此外,在國內,購置房產屬於一次性投入,以後定期繳納物業管理費即可。但是在海外,房子絕對屬於"消費品"。購房者需要隨時注意房子的使用維護情況,稍不留心,可能就會為此支付一大筆在國人看來"莫名其妙"的錢。

  法國為了控制房價,會向購房者徵收重稅,住房稅和空房稅是其中的兩種,另外小到電視稅,大到維修費都是需要準備的。以巴黎附近馬賽一處60平方米兩居室為例,中等偏低收入的居住者每年仍需要支付600歐元左右的住房稅和電視稅。

  美國政府在將土地出售給購房者以後,隨著房產價格的改變,每年徵收的土地稅、服務費也會隨之改變。如一棟總價為30萬美元的獨立別墅升值到50萬美元之後,土地稅也會由3000多美元增加到5000多美元。

  另外,海外置業的管理成本非常高,在加拿大購置房產以後,如果疏於維護,妳會收到高達上千加幣的罰款。而澳洲墨爾本政府要求,自家門前的垃圾或者積雪如果不能及時清理,市政部門會代為清理,需要戶主繳納不菲的費用。

  一位在加拿大生活5年的移民者就曾經公開抱怨,"我家後院几個月沒除草,還被管理部門罰款,可那是我家的後院啊,我想怎樣就怎樣。"

  事實上,在歐美國家購房,政府會要求妳在購房之後,為這棟房子負責到底,妳需要為這棟房子購買保險、維護清理、保證有人居住、負責房子周圍的美好環境。疏忽任意一項,都可能會掏空妳的荷包,支付几百到几千歐元不等的人工費和罰款。

  買房不如租房划算,省下錢來做投資

  弄清楚國外的購房政策、稅費情況以後,新移民來到國外,針對自住和投資,買房和租房哪個划算?哪個需要為房子支付更多的錢?來看看這筆賬怎么算。

  以加拿大為例,聯排別墅和公寓需要每月交納管理費,200至500加幣之間,此外,政府管理部門在房屋外部裝修的時候,會向房主收1萬到4萬加幣的裝修費,相對來說,獨別墅的限制會少一些。

  對此有人會有疑問,買房是投資,25年之後,房子可能翻倍升值,但是,貸款25年,利息可能就要三十几萬元,隨著房子的升值,房產稅也要近20萬元,維修費用20萬元左右,算下來未必划算。其實,海外投資購房如果將回報都壓在未來房產的增值上,並不是明智的選擇,仔細算筆賬會發現,購房時給房地產商的傭金、銀行貸款利率、律師費、土地轉讓稅和房屋維護管理費等几乎同上漲部分持平。

  同時,還需注意如果在購房還貸過程中,中途將房子轉賣出去,中斷按揭,還需給銀行繳納罰款,同時離按揭結束日越近,罰款額就越多。有一個真實的案例,伊朗一位移民移居加拿大,在溫哥華購買了一間公寓,在銀行貸款40多萬元。在隨後几年中,財務上出現問題,不得不把房子賣掉,在同一年的4月份,中斷按揭,需要繳納1.3萬元罰款,7月份中斷按揭,則需繳納1.7萬元罰款,而到了同年11月,則需要繳納3.38萬元的罰款。事實上,隨著貸款利率的降低,每年加拿大銀行業監管機構"銀行服務及投訴申訴專員辦事處",會受理50%左右和罰款相關的問題。

  但是環球移民公司市場總監張麗也告訴記者,在加拿大買房投資,有一個未還貸期,在此時期將房子賣出去是最划算的。例如,在2012年3月購買一套期房公寓,交房時間在2015年3月,此時,衹需繳納購房首付款,在收房前辦理貸款即可。在2015年3月收房以及辦理銀行貸款之前,如果公寓升值,將公寓出售是最划算的。

  在美國也會有同樣的情況發生,曼哈頓一間中高檔公寓的售價在100萬美元左右,每年需要為此間公寓繳納3萬美元的地產稅,還有將近1000美元的管理費和水電費,而租同樣規格和配置的公寓,每年的租金也不到4萬美元。曼哈頓甚至9成以上的人一輩子都在租房子住。

  加拿大移民網友晒賬單,租房更划算

  1.假設購買一棟50萬加幣的獨立別墅,繳納首付20萬加幣,還需貸款30萬加幣,還款年限為25年,貸款利率在7%左右,這樣每月需還貸款2000加幣。除了貸款費用以外,每月還需繳納400加幣左右的房產稅。此外購買房屋保險,每月需150加幣左右。垃圾收購費每月50加幣。除去首付以外,每月需為這棟房子固定支出2600加幣。

  2.此外,不固定的房屋保養和維修費用也是不菲的。如每3至5年需要粉刷外牆一次,需3000至5000加幣,每1至2年需清洗房頂、維修陽台等,每次需3000加幣左右,而日常也需要支付維護水管、插銷、地基等不固定支出。如果將每月固定開支和房屋管理的不固定開支大概算下來,每月一共需為這棟房子支付3200加幣左右。

  3.如果租一套同樣級別且配置齊全的獨立別墅,每月租金在2000加幣左右,加上所有的開銷(水電、上網、室內保險等)需2400加幣左右。室內室外的維護和保養則由房東負責。

  4.如果將購房所需的每月開支減去租房所需的開支,將剩下的錢存入養老基金,以每月600加幣計,加上返稅為700加幣,如果按照10%的增長計算,按照這位加拿大老移民的貸款年限和計算方式,25年以後還清買房的貸款,他會剩下20多萬加幣的本錢。

  3少交稅不是錯,"萬國稅"也有避稅經

  老李一直夢想著能夠全家移民到加拿大,然後有一片屬於自己的農場,在夏日的午後,全家人在夕陽的余暉中,坐在一起喝茶聊天。但是要想過上這樣的生活,似乎很"貴"。

  在有"萬稅國"之稱的美國和加拿大,最高一個人要繳納占收入50%的稅,然而巴菲特也曾經說過,因為自己的大多數收入來自分紅,其個人所得稅稅率會比打掃辦公室的清洁工的稅率更低。

  事實上,在美國稅務申報中有500多項申報條款對個人的稅率申報做出要求,申報者需要填寫將近5000項復雜的稅務申報表格。因此,新移民到了美國首先要找的兩個人是:律師和稅務規划師。

  根據個人財務狀況,請稅務規划師為妳的生活進行規划,以此降低繳稅金額。在加拿大,平均一個稅務規划師服務20個左右的中產家庭。每年,需要支付3000美元給稅務規划師。

  除了通過稅務規划師幫助自己降低稅務以外,還可以通過有效的避稅手段,將自己需要繳納的實際有效稅率降到更低,找對人、做對事,老李想過上理想中的生活,可能能省不少錢。

  新移民避稅方法多

  新移民的避稅意識從準備移民的時候就要開始,一旦進入"綠卡測試期",就要開始向美國政府報稅了。當財產已經發生買賣和轉移的時候,就會征稅。新移民可以在拿到美國綠卡前,將賬面增值未換現的部分換現,該賣的賣,股票拋售、房地產過戶,獲得身份後,這筆錢再進行投資,可以不必繳納財產增值稅。

  新移民中若申請了回美證(以合理的理由,在海外工作,半年以上不回美國境內的),此部分移民在海外的勞務所得可以享受一定數額的免稅額。

  事實上,如果妳將銀行賬戶、經紀賬戶等一些金融賬戶設在波多黎各、北馬里亞納群島、薩摩亞群島和維京群島等地,就可享受免稅待遇。

  其次在加拿大和美國,對於移民的家庭來說,學費、醫療費用、托兒費、以工作為目的的搬家、月票、16歲以下孩童的健身費用、捐款費用等,都可以用於抵稅或者增加免稅額,而對於一些自雇式移民,很多與生意有關的費用如汽油費、辦公用品費等都可以用來抵稅。

  例如,自雇式移民家庭,以夫妻中一人或者兩個人的名字註冊公司,家就是辦公室,每月房租的50%可以用來抵稅,交通費等和自雇工作相關的消費都可以用來抵稅。

  此外,新移民初到海外,如果是受雇于某企業,可以直接請公司從每月工資中將來年保險不包括的醫藥費划到免稅的醫藥費賬戶中,自己提前預估出來年所需的醫藥費即可,從小孩的看護費到老人的照顧費都可以從這個賬戶走賬,妳需要做的就是在次年3月份之前花完這筆錢就可以了。

  另外,單獨設立用於投資的養老金賬戶,每個月可以從工資中直接走賬,在60歲以後可以取出,也是到那個時候才交個人所得稅,這樣妳最長可以推遲几十年的時間繳納個人所得稅。

  遺產稅"躲"得過

  數百年前的農民,想要將土地及其財產奉獻給教會,最大的障礙是國王﹔今天,擁有數千萬資產的父母們,想要將錢留給子女,最大的障礙則是奧巴馬。如果按照美國政府的稅收政策,賈伯斯留給遺孀及其子女的遺產,最高需要繳納10億美元的遺產稅。而中國移民們顯然不想給美國政府打工。

  可以設立信托的方式規避遺產稅,父母將資產作為本金,保證未來子女可以定期獲得高額收益,此部分不需要繳納賦稅。帕里斯希爾頓姐妹就是如此。具體操作方式為:父母首先設立贈與人保留年金信托(GRAT),受益人可以是自己的子女,然後父母將一筆資金放入此信托,根據政策要求,放入此信托的本金和利息,經過設定的時期後是需要轉回父母名下的,但是此部分本金獲得的超過利息部分的收益,可以留在信托內,永遠免于遺產和贈與賦稅而讓下一代繼承。

  此外,還可以通過信托"凍結"資產價值的方式進行避稅。此方式适合在金融市場有投資,且投資一直在不斷增值的家庭。如果父母在金融市場有所投資,希望將此部分財產的投資收益留給子女。而政府會對資本增值的部分征稅,父母可以在某一時間點後的資本增值轉移到子女的賬戶上。

  父母也可以設立不完全產權贈與信托(IDGT),向此信托內轉入2年內可免除贈與稅的最高限額1000萬美元的資金,受益人可以是自己的子女。隨後此信托以借款的方式,從父母處獲得資金,用此資金從父母處購入他們的合伙權益資產。最後父母合伙投資的收益償還上述借款。

  購買信托機構持有的終身壽險也可以規避遺產稅。投保一些帶有投資產品的身故收益功能的終身壽險,其收益和身故受益可免交所得稅。

  有趣的是,除了絞盡腦汁地尋找規避遺產稅的方式以外,偶爾也有"外挂"可以開。比如,美國政府在2010年免交遺產稅,在2011年則恢復到2001年的遺產稅征稅數額。

  加拿大避稅小竅門

  1.捐贈股票比直接贈與現金划算,可以免除特種營業稅。

  2.新移民可以建立教育儲蓄津貼,其投資所產生的收益,資本增值和政府津貼,可以暫緩納稅至提款時。以學生身份提款時,通常收入很低,衹需繳納很少的稅。

  3.作為家庭中的主要收入來源人,可以通過為配偶繳納退休金RRSP(註冊養老儲蓄計划),轉移一部分收入到配偶手中,降低征稅稅率。退休後,將RRSP的投資轉到RRIF(註冊年金計划),此部分儲蓄可以避稅,且在退休後仍享有收入。

  4.年初投資共有基金更划算,因為加拿大政府對於資本投資的繳稅結算是在年底進行的,如果在年底進行投資,無論是否盈利,都需要繳納稅款。

  5.寵物食品、整形手術、頭髮移植、用餐時間托兒費,以及擁有一家破產或者無力償債的小型公司的股票的壞賬,這些非常規消費都可以用來抵稅。

  6.技術工人購買工具的費用,可以抵稅款,如水電修理工的五金器材。

  7.衹要沒有超過公款上限,免稅儲蓄賬戶的投資收入都是免稅的。

  8.2009年1月27日之後,至2011年2月之前,如果妳有自己的企業,並在這期間購買了電腦,可以申請100%的電腦資產補貼。

  4.關卡層層設,福利看得見吃不到

  剛剛從加拿大回來的沈先生,在北京一家餐廳和朋友小聚,席間一種貝殼類海鮮售價為98元每衹。而在兩天前,沈先生在加拿大和朋友們是在海邊隨手撿來烤著吃的。

  面積比中國還大,人口衹有3000多萬人,這是什么概念?這是每個人可以享受几十公里的天然資源。

  移民者在考慮這些看不到的福利之前,還有實實在在的福利引誘著他們。孩子可以就讀留學生不被允許讀的專業(軍校、醫學、法學等熱門專業)﹔享受免費的圖書館、社區健身、失業救濟等﹔老年人可以享受不菲的退休金,過上體面的退休生活。

  然而,天上不會掉餡餅,福利也是有條件的,讓我們看看需要哪些條件,妳才可以享受這些福利待遇。

  新移民享受不到的福利

  很多時候,國內移民者聽到最多的是,"移民吧,來到國外,不工作也有失業救濟,也能過上還算體面的生活。"但是沒有人對這些有移民打算的人說,"衹有就業了才能有失業,移民他國後,從來沒有工作過,也沒有繳納個人所得稅,未必會有失業救濟。"

  "雖然目前投資移民的移民者可能並不是以享受福利為目的的,但是相對來說,技術移民的比例還是要高出很多。對於一些技術移民者,剛到海外,很多福利待遇可能享受不到。一方面因為一些主流移民國家的福利補貼是針對低收入者的,而新移民剛剛過去是需要帶夠前6個月的生活費,不在補貼範圍內。其次,羊毛出在羊身上,新移民沒有繳納一定數額的賦稅,很多國家會要求新移民在國內居住一定時間以後才可以享受福利。"一位國內移民公司的顧問對記者說。

  如移民澳洲,如果是父母移民過來,那么10年以後才可以拿到養老金。而大部分如醫療補貼、生子補貼、失業救助等福利必須移民滿2年後才可以拿到。而包括國家補貼的養老金等各項補助,一旦離開澳洲境內超過1個月就會停發。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新移民在剛剛過去的頭三個月是不能享受健康保險的,包括已經懷孕的移民在移民過去以後的頭三個月也不能享受OHIP健康保險(危疾保險計划)。此外,因為要求新移民入境需要帶夠6個月的生活費,在這6個月內,很多對於低收入者的補貼新移民也無法享受。

  養老保險不夠"老而無憂"

  在澳洲,如果妳做的是現金工,是沒有養老金的,因為妳不繳稅。此外,多數養老金可以拿到退休之前的60%。

  在加拿大,法定退休年齡為65歲,每位年滿65歲老人都有養老金,數額根據居住時間長短有所不同,一般在1000到1200加幣之間。但是衹有在加拿大居住10年以上的老人,才有退休金,而衹有在加拿大居住滿40年以上的老人才能享受全額退休金,否則每少一年,退休金數額將減少四十分之一。

  事實上,目前的海外移民中,如果去掉一些以引入資本為目的的移民國家(如新加坡、塞浦路斯)外,大多數的主流移民國家更青睞30至45歲之間的移民者,這部分人是納稅的主力軍,而不是移民過來就要享受兒童牛奶金、退休金的群體。

  5羊毛出在羊身上,免費醫療≠不用花錢

  吸引移民者的除了海外的各項資源、子女教育以外,免費的醫療服務體系以及先進的醫療技術手段也是選擇移民的原因之一。大多數人都覺得,國外的醫療福利體系完善,看病不用花錢,醫療設備先進。可這也不能一概而論,有些國家的地方政府會有強制繳納醫療保險費的規定,然後才能享受"免費醫療"服務。移民者到國外並不是真的小病不愁,大病不怕了。

  全部免費的醫療服務,需繳納高額保險費

  剛剛移居美國的李先生,面對美國的醫療狀況,嚇了一跳。李先生一家人到美國不到1年,太太急性闌尾炎發作,急癥送到醫院以後,需要馬上手術,手術之後住院2天,院方就要求李先生的太太辦理出院手續。而後,李先生一家陸陸續續接到很多張賬單,住院2天的闌尾炎手術共接到了8000美元的賬單。

  而後,李先生逐漸了解到,在美國,醫生、麻醉師、放射師等都是私人服務,在醫院和診所挂單,並不屬於醫院或者診所的固定員工,所以李先生會收到很多張賬單。而李先生沒有買全額保險,最終需要自己支付賬單的20%,約1600美元,保險公司支付了80%。即便是李先生購買的這種保險,也要每年繳納上百美元的保險費。如果購買全額保險,則醫藥費全部由保險公司支付,但是李先生需要支付更高的保費。

  在美國,低收入家庭是可以享受到有限制的免費醫療服務的,但是對於中等收入家庭,如果想要享受到全部免費的醫療服務,則需要購買高額的全醫療保險。如果選擇購買部分醫療保險,那么妳享受到的也衹能是部分免費醫療。

  最佳免費醫療國加拿大也不是全免

  在加拿大,中醫是不在保險範圍內的,妳需要全部支付自己的中醫費用。另外醫生處方上的藥品不是免費提供的,衹有65歲以上老人、社會福利金領取者、住院病人和難民才能免費取藥,而加拿大的藥費非常昂貴。

  事實上,即使排除在加拿大就醫過長的等待時間,加拿大的醫療服務也沒有想像得那么好。首先,雖然是免費醫療,但不是所有的項目都是免費的,比如常規體檢、牙醫治療和眼科治療就不在免費項目內,而有的時候治療是免費的,但是在治療過程中,使用的輔助性藥物、醫療器械等就需要付費,在就診的時候,需要隨時詢問是否包含在免費醫療中。

  另外,牙醫治療針對10歲以下兒童和救濟金領取者可以享受免費醫療,眼科治療針對18歲以下兒童和救濟金領取者享受免費醫療,免費項目也僅限於驗光的費用,配眼鏡還是要自己掏錢的。

  在加拿大醫療保險覆蓋最全面的魁北克省,藥物保險也是有範圍和標準的,魁省每6個月公布一次藥物清單,衹有購買清單上的藥物才能享受藥物保險。事實上,如果妳不是在醫院就診,根據醫生開出的處方藥購買,而是自己到藥店買藥,那根本就不在保險範疇內。

  在藥物清單上的藥品多數都是便宜的藥,如果藥劑師開出不在清單上的藥品,且不可以用便宜的清單藥品替代的情況下,妳還是需要支付超出清單藥品價格的費用。

  事實上,藥物保險也需要繳納一定的保險費用,根據家庭收入不同,每年的保費在几百加元之間。

  總的來說,移民海外,大部分醫療服務都是要付費的,而免費的部分需要妳以保險的形式繳納保金,在繳納保金的前提下,妳享受免費醫療服務仍然有限制。

  移民"兩栖"人,投資之前先節稅

  案例背景

  何先生45歲,北京人,某實業公司兼貿易公司董事長,個人名義下的資產約8000萬元人民幣,其太太為家庭主婦,夫婦倆育有一子,目前正在國內讀高一。對於人到中年的何先生來說,獨生兒子的教育問題是這個家庭面臨的頭等大事,何先生希望全家通過投資移民拿到加拿大身份,讓兒子能夠有機會在位於溫哥華的名校攻讀學士和碩士學位。同時,加拿大環境優美,地廣人稀,何先生也非常希望能與太太在加拿大安享晚年。由於目前何先生公司的主要經營都在國內,他打算仍舊在北京工作,而太太則留在加拿大照顧兒子。

  根據加拿大的移民法律,投資移民的申請人至少要擁有160萬加元的凈資產,投資至少80萬加元于加拿大聯邦政府監管的基金,投資期限至少5年﹔另外,申請人必須證明自己曾經成功運作、控制、指導,或至少是管理過一個企業。根據諸上條件,何先生的背景實力完全符合投資移民的資格評估。對於何先生來說,投資移民加拿大是十拿九穩的事情,預計兩年之後可以順利拿到加拿大簽證,也就是兒子即將升入大學之時。

  眾所周知,高福利對應的就是高稅收,加拿大的高賦稅保障了本國居民能夠享受高福利。加拿大政府規定:任何新移民在登陸加拿大後,兩年之內必須申報自己所有的海外資產。而且加拿大稅制為屬人及屬地主義, 任何加拿大居民在其他國家賺取的收入,都必須向加拿大政府申報。於是,何先生一家想在加拿大享受高質量的生活,就必須付出代價──賦稅。由於何太太和兒子之後會居住在加拿大,並享受加拿大的高福利,所以即使何先生本人和自己的公司都還在中國,他依然屬於加拿大的稅務居民,需要申報財產並繳納賦稅,而這高昂的稅賦比例也是何先生決定移民時最為頭疼的事情。

  移民需求分析

  對於何先生這類高資產高收入人士,除了向加拿大政府申報自己龐大的海外資產以外,還需將這些資產每年產生的利潤以及在中國賺取的高額收入向加拿大政府繳納賦稅,而政府對他徵收的賦稅比例也相當之高,可能高達50%,這將成為何先生沉重的負擔。因此,萬利理財總裁甘洁貞給出的理財策划方案側重于在移民加拿大後,資產增值後如何避免過重的賦稅。與此同時,甘洁貞建議何先生充分地利用加拿大政府允許的各種節稅政策如保險、投資退休金基金、離岸信托等,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為何先生一家制定最适合他們家庭情況的理財策略。

  何先生現時的資產高達8000萬元,考慮到何先生移民之後依舊留在北京工作,所以會將三分之一的資產留在國內,即大約3000萬元。由於何先生會成為加拿大的稅務居民,每年需就這3000萬元資產產生的利潤向加拿大政府繳納賦稅,所以我們建議何先生將這3000萬元資產大部分投資于公司建設和一些房產,不產生任何現金流,這樣就無須納稅了。何先生的公司每年都會分紅,但這些分紅都須繳納賦稅。因此,建議何先生公司不分紅,將這些分紅的錢投入公司建設中,這樣不僅可以節稅,還可以更好地發展公司業務。

  何先生的8000萬元資產中包括在香港投資的股票、基金、人壽保險及房產,大約3000萬元。根據加拿大政府的規定,何先生登陸時必須申報這些資產,而且還需就這些資產增值後繳納賦稅,這是一筆非常沉重的負擔。因此,甘洁貞建議何先生在登陸前于香港成立一個離岸信托,將這些股票、基金及房產轉到信托內,把資產由個人名字轉移至信托公司持有。

  如果這些資產申報加拿大政府,按照每年10%的回報率,那么何先生每年需要繳納的稅金大約為10.35萬加元。但何先生在登陸前于香港成立了離岸信托,每年的管理費用大約為1萬加元。這樣一來,離岸信托每年可為何先生節約9萬加元的稅金,而且還無須向政府申報這些資產,一舉兩得。

  另外,在何先生百年以後,其資產需要繳納巨額的遺產稅。相反,如果將資產轉移至離岸信托中,在何先生百年後,加拿大政府是不能對離岸信托的財產進行征稅的,也就避開了高額的遺產稅。另外,如果何先生經營的公司出現狀況,不僅要負擔龐大的債務開支,還將影響家人的生活。但是離岸信托就可以避免這樣的問題發生。在企業遇到經營困難或法律訴訟時,不會影響以信托方式持有的資產,這樣就保證了家人未來的生活。

  剩余資產配置

  在保留了北京的資產和成立離岸信托後,何先生登陸時向加拿大政府申報了大約2000萬人民幣的資產,即317萬加元。減去聯邦政府投資移民基金的80萬加元後,剩余的237萬加元則需要好好地進行理財規划。甘洁貞給出的方案如下:

  1. 置業

  何太太和兒子今後將在加拿大居住,所以何先生將會在加拿大置業,為家人構建一個安樂居,大約花費80萬加元。

  2. 各種節稅福利

  (1) 教育基金。考慮到何先生的兒子之後將會在加拿大攻讀學士及碩士學位,我們建議何先生將大約20萬加元的資產轉移至教育基金里,不僅可以負擔孩子未來的教育費用和生活費,還能避免一部分的賦稅。 (2)TFSA免稅儲蓄賬戶。每個年滿18周歲的加拿大居民每年都有5000加元的免稅投資額度。投資于這個賬戶中衍生出來的錢,可以終生不用納稅。所以,應該選擇這個賬戶做高回報高收益高稅收類的投資。所以我們建議何先生和太太在登陸後立即開立TFSA賬戶,在兒子年滿18周歲後亦要開立,使用該賬戶投資一些美股中的市贏率很低的藍籌股,會有比較穩定的收入,而且無須納稅。這樣,何先生每年將會向全家的TFSA賬戶投入15000加元。

  (3) GST 退稅收入。由於何太太和兒子在加拿大不工作,而何先生又遠在中國工作,所以何太太和兒子在加拿大屬於低收入家庭,而加拿大政府會給予退稅,大約每年有1000加元的退稅金。

  3. 考慮未來的養老安排

  我們建議何先生將100萬加元資產投資于政府的註冊退休儲蓄RRSP,不僅可以減稅,還能保證何先生夫婦倆晚年優質的退休生活。

  4. 日常生活的正向現金流

  為保障何太太和兒子今後有良好的生活水平,可以采取現金、定存、購買定存、分紅型基金、買常年分紅的股票等方式來實現。這類金融資產都比較穩定安全,而且兌現能力較快,也可作為家庭的備用金。所以我們建議何先生將剩余的37萬元都用作正向現金流。

  此外,在何先生一家登陸加拿大後,我們建議全家立即申請健康卡。這張健康卡包含了所有看病、化驗、檢查、手術等費用,可減輕一些不必要的負擔,加拿大的醫療費用非常昂貴,有了健康卡,才能真正享受到加拿大免費的高醫療福利。

  我們為何先生做的理財規划方案重點在於利用各種加拿大政府認可的節稅政策合理、合法的節稅,為何先生每年節約大約25萬加元的稅金,在資產上達到多元化的配置,均衡投資,降低風險,從而為客戶達致目標,享受美好生活。

  目前資產分布:

  現金及等價物:3%

  免稅儲蓄賬戶:1%

  退休基金:8%

  教育基金:2%

  加拿大房產:6%

  離岸基金:37%

  投資移民基金:6%

  公司股份:25%

  北京房產:12%

  甘洁貞

  萬利理財(香港)有限公司總裁,國際註冊財務策划師,于皇家百聖大學獲得高階企業管理碩士學位,在香港銀行業、保險業及私人財務顧問方面擁有18年的豐富經驗。曾擔任英國獨立理財顧問公司香港區主管,為亞洲地區高資產人士及企業提供專業的財富規划及管理服務﹔ 其後出任中信嘉華銀行總經理一職,負責開拓及管理香港獨立理財顧問部門﹔ 此外亦曾擔任香港獨立理財顧問公司的中國區高級董事,負責拓展大中華投資理財市場,將穩健的理財投資方案推廣至中國內地。

  "陪讀"家庭,買房租房細算賬

  案例背景

  剛過完53周歲生日的王先生,在國內經營皮具生意。經過十几年的商海浮沉,積蓄下了一些財富,如果用胡潤的高凈值人士划分,王先生一家雖算不上富豪,也算得上是富裕中產了。

  兒子還在上初中的時候,王先生就和太太商量好了,移民美國,一方面,兒子可以在美國讀高中、大學﹔另一方面,王先生夫妻年紀大了以後,也可以到美國養老。目前,王先生一家已經取得了"臨時綠卡",經商量後決定,王太太和兒子一起先到美國,兒子讀高中,太太陪讀,王先生則要兼顧國內的皮具生意,頻繁往返于兩地。

  因為生意仍然在國內,王太太和兒子到美國以後,身上帶夠生活費就可以了,為了更好地照顧兒子,王太太準備繼續做全職主婦。但是王先生和太太討論起住在哪裡,怎么住的問題時,犯了難。

  王太太和兒子到美國之後,兒子首先要學習語言,聯繫學校讀書,未來居住在哪裡都是"盲人摸象"。去紐約、華盛頓還是洛杉磯?困扰王太太的是,她們這種情況,租房和買房哪個更划算,而更讓她擔心的是,如果草率決定,買了房住不習慣怎么辦?

  確實,新移民剛到美國,對當地的房地產趨勢肯定不明確,對周邊的生活環境也不熟悉,甚至未來是否能夠安穩地在一個地方生活也不確定。但是移民到他國,本來就缺乏安全感,租房子似乎也不是很穩妥,於是他們決定先考慮用100萬美元購置房產。

  移民需求分析

  王太太和兒子初到美國,由於語言等原因,可以首先選擇一個華人聚居的地區,以便逐漸熟悉美國的生活方式。美國科威不動產──聖馬力諾公司的房地產經紀人任鮮英介紹說:"目前美國華人第一移民地區──洛杉磯有聖馬力諾、雅凱迪亞、帕薩迪納、聖蓋博、蒙特利公園、阿罕布拉市、廟市等城市可以選擇。以上城市具備較好的學區,犯罪率低,有許多華人超市、餐廳、店舖、華人服務公司等,是華人新移民較好的選擇。"

  王先生一家如果在美國買房子,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房子的地理位置。華人移民者中流傳的"宁願在好社區買最便宜的房子,也不在不好的社區買最貴的房子",說明社區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房子未來的價位。

  在洛杉磯地區,著名的豪華社區如比佛利山庄(Beverly Hills)、聖馬力諾(San Marino)、曼哈頓海灘(Manhattan Beach)、新港海灘(New Port Beach)等,豪宅價格從300萬美元到數千萬美元不等。除了這些高檔社區之外,洛杉磯還有許多中檔社區,中等社區的房屋價格在30萬到100萬美元之間。

  考慮到王先生兒子的擇校問題,任鮮英建議王先生選擇房子還要考慮"學區房"的因素。南帕薩迪納市或雅凱迪亞市都有很好的學區房,這些城市的公立高中在加州名列前茅,教育質量也不錯,如果選擇在美國讀高中,這兩個地區將是首選。此外這些城市的治安、生活環境、社會福利也都不錯。王先生和太太想要選擇兒子的就讀學校,可以在這兩個地區進行選擇。

  具體解決方案

  針對王先生一家買房還是租房的問題,任鮮英的建議是:"如果以自住和安全感考慮則買房比較适合,而如果以投資為目的,則租房較為划算。"

  買房的優勢在於房主對於房屋的絕對所有權,針對王太太母子初到美國的不安全感,可以買房。購房的貸款,每年付的房貸利息也可以從個人所得稅里抵稅。但是地稅、保險、維修以及未來的搬家費用非常高。如果從投資角度考慮,則不建議王先生一家買房。

  新移民從拿到綠卡到第二年報稅日至4月15日期間,可以從匯豐、華美等銀行貸款,如果新移民決定在美國住10年以上,買房子居住不會有很大的風險。但是如果把房子作為投資品來看待,期待未來的升值,可能會失望。2010年之後,以洛杉磯地區為例,這一地區的房價雖然在跌,但是跌幅不大,暴跌的可能性也很小,但是短期之內房價升高的機率也不高。從2008年美國經濟危機以後,儘管政府對房屋貸款的要求非常嚴格,可是貸款利息放得非常低,利率僅為3.25%至4%, 達到史上最低點。可以看出,政府還是支持具有還貸能力的公民買房子。

  王先生夫妻可以選擇購買的是100萬美元以內的房子,可以購置中等價格的獨立別墅或者康斗別墅。

  康斗別墅沒有獨立別墅有自主權和隱私權。康斗別墅的特點是房主必須繳納物業管理費來維持其基本的維護、修理等。物業管理費包括樓房的維修費、火災保險、園丁費、公用水電費和垃圾費等。越是高級的康斗,物業管理費就會越高。物業管理費一般每個月從300美元到1000美元不等。康斗別墅的價格從30萬到100萬美元不等。但康斗別墅的年人工維修房屋設備等的費用一般沒有獨立別墅的貴。

  而獨立別墅的私密性要好于康斗別墅,戶主可以自己進行房屋的修理維護、改裝、擴建等,而且這些費用可以由戶主自己掌握。獨立別墅沒有物業管理費,管理由戶主自己負責。事實上,無論是獨立別墅還是康斗別墅,房屋維護的人工費用都很高。

  在美國無論是獨立別墅,還是康斗別墅,除了購房費用之外,購房人每年必須繳納房地產稅(地稅)。地稅是購房價格的1.25%左右,因城市而稍有差異。如果房主連續五年不交地稅,政府就有權利拍賣該房屋。除了地稅之外,房主一般都會買火災保險,火災保險是房屋價格的0.35%左右。

  如果假設王先生夫妻購買一棟100萬美元的別墅,王先生夫妻可以在洛杉磯購置半豪宅級的別墅。任鮮英建議王先生貸款購房,首付40%,貸款30年,利息為3.25%,貸款60萬美元。王先生需要每年支付1.25%的地產稅,平均每月1042美元,房屋有關的保險費為每月300美元左右,房貸中的本金和利息為2611美元。這樣,王先生夫妻每月需為自己的房子支付4000美元左右的費用。如果王先生選擇全款購房,那么每個月衹需支付地稅和保險費一共1342美元左右。

  任鮮英分析說:"如果王太太和兒子在美國選擇租房居住,這種房子的租金為3000美元左右。可是王先生不需繳納地稅和房屋火災保險。但為了保護自己的個人財產,王太太需要購買個人財產保險。"一般情況下,簽租賃合同時,房客要給房東提供信用報告、信用分數、最近的報稅單、雇傭信等能證明收入來源的資料。房客應先交付相當於4個月的租金,其中包括兩個月的押金和兩個月(第一個和最後一個月)的租金。租賃合同最短是一年,一年之後按月續簽。

  任鮮英

  美國科威不動產──聖馬力諾公司的房地產經紀人。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曾先後留學日本、美國,並獲得生物學博士學位。現作為當地最有知識和最具職業道德的房地產經紀人之一,對美國房地產市場情況及相關的法律規定、手續等專業知識都非常了解和熟悉。

  移民說移民:喜怒哀樂那些事兒

  移民國家: 加拿大墨爾本

  人物:80後小刀夫婦

  移民時間:小刀:2009年4月   小刀太太:2011年8月

  現在職業:小刀先生:IT男  小刀太太:全職太太

  本來想做點小生意,但是發現投資環境不如國內﹔移民後同樣是技術男,工資卻比國內高很多﹔來到加拿大不到一年,新移民還沒有選舉權﹔不久之後,他們就會搬進自己700平獨門豪宅……不管怎樣,初到異國的喜怒哀樂,已經阻止不了這對80後小夫妻了,他們說:"墨爾本的天空是陰是晴,讓當地人操心吧,我們衹要享受,就好了。"

  打工合适,投資鬧心

  小刀夫婦和很多移民墨爾本的中國人一樣,很快地融入了當地生活,"這裡的人更在乎的是怎么生活得自在,卻不是很重視能擁有多少錢,他們有錢就去度假,不存錢,很多人貸款過節,還有的貸款去度假,這一點和我們的想法有很大的出入。"

  有很多投資移民的人和我們一樣,都覺得這裡不如國內好做生意,想掙錢還是得在國內。他們在國內的生意多數都不會停,在這裡基本都是買個小生意(比如雜貨店或者禮品店、餐館之類的)完成目標即拿到身份就把這裡的生意賣了,這裡各方面都很嚴格(有人笑說沒有辦法做半點假),稅又很高(至少30% 的稅)。他們認為自己當老板在國內比較好發展,這裡比較适合打工。

  除了比國內好很多的自然環境,一切都要從頭來過,無論之前在國內做過什么工作,到了這裡都要重新開始。這是對於我和很多像我一樣的人來說最大的困扰(投資移民在這方面相對來說好一些,衹要選好生意就不用考慮工作的問題了,但投資移民也有一定的壓力,需要完成政府的很多指標),感覺好的一點是,在這裡衹要妳肯努力,一定會得到認可和應得的回報(這裡的藍領工作人員的工資高過很多白領),人人都一樣,不論妳是從哪個國家移民過來的,都沒有等級之分,這些讓我覺得在這裡的生活比較自由。

  保險讓妳省掉千刀

  墨爾本的保險很多,利用得當會給投保者帶來很大的實惠。比如有一項保險是關於救護車的,如果妳買了這個保險一年大概是几十刀,遇到緊急情況叫救護車也就花費几十刀,如果沒買的話叫救護車一次就要上千刀。

  目前我們除了車險和關於救護車的保險(一年費用為四百刀左右),沒有買其他的保險,等搬了新房子應該會買一些關於房屋或者電器(如果有比較值錢的家具的話)的保險。關於有些細節方面我被告知的就是,一定要注意不能輕易告訴別人妳的家庭住址和出生日期,因為這裡所有的證件及各種與財物相關的東西似乎都衹需要這兩樣信息。還有,不要在不確定的時候隨便說"Yes",因為說出口是要負責任的。在這裡講信用非常重要,很多事情都是靠人們的自覺,通常情況下人們都會給予無條件的信任。

  買房比國內輕鬆

  我們的房子是差不多看了半年才買的。最初我們想買一個價格便宜一點的Unit(價格在40萬刀左右),有點類似老北京的四合院,每戶衹有一個小院子晾晾衣服最多還能擺套桌椅夏天乘涼用。小刀的經理是本地人,他建議我們買House,說Unit一般用於投資買了租出去,自己住最好買House,獨門獨院比較好。所以我們又開始看House(都是二手房),看了三個多月,最多的一次一天看了10套房子,最後終於選定了現在這套。總面積700平,三室兩衛一浴外加兩個車位的車庫,最後成交價是49萬5千刀。如果貸款30萬貸30年,不提前還貸的情況下最終要還75萬,貌似貸款利率比國內高一些吧,存款利率也高。這算是在我們的預算內能買到的比較滿意的房子,可以走路十五分鐘到火車站(就是我們的地鐵,這裡都叫火車)。我們買房的時候是房價稍有下跌的時候,現在開始慢慢回升了。雖然房子的價格還是離市中心越近越貴,但並不代表住得離市中心越近就越好越方便,反而有很多人不喜歡住市中心,覺得嘈雜。當然,如果在很偏遠的地方買房子會更便宜,有個朋友在比較遠的地方買了地再找房屋建築公司建新房子一共花了40萬刀左右,500平左右的地,四室的房子,全新的也很好。雖然遠,各類生活設施也很齊全,就是上班稍微遠一點,但是開車走高速也很快。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Donate to Wikileak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