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西哥城的大部分建築經受住了這場裏氏7.4級地震的考驗。新華/法新
當地時間3月20日,墨西哥南部格雷羅州和瓦哈卡州交界地區發生裏氏7.4級地震,墨全國超過一半以上地區有震感,首都墨西哥城震感明顯。地震襲來時,墨西哥城民眾中不斷傳出"1985年悲劇將重演"的聲音。
截至本報發稿時,地震已經過去一周,但是地震造成的後果卻並沒有如開始時外界預估的那樣嚴重。預估將受地震影響最大的墨西哥城,除了市中心有部分建築物墻體出現裂紋、城北一座人行天橋墜落、城東南一座公路橋橋面出現裂紋外,絕大多數建築物在地震中"屹立不倒"。
對城區地質情況了如指掌
墨西哥建築如此經得住考驗,還得先從墨西哥城的建城歷史說起。早在14世紀,阿茲特克人按照傳說中神明的指示,在特斯科科湖中心小島上建城。16世紀,西班牙侵略者來到美洲大陸建立"新西班牙",將阿茲特克帝國的都城夷為平地後,在廢墟上使用原有材料建立起一個新的城市,這就是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墨西哥城。
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人在建城時選擇將湖中之水全部放幹後再進行填湖,新城正是建立在這一片原為湖底淤泥的地基之上,地底結構相當松軟。對此,墨西哥地質學專家曾直言不諱,市中心地底松軟的泥土會將地震波擴大化,也會將對地面建築造成的損害成倍放大。可這一現實情況直到1985年才終于引起各方重視。
1985年9月19日上午,墨西哥南部米卻肯州沿海發生裏氏8.1級地震,首都墨西哥城成為最嚴重的受災地區:城區近三分之一面積的建築物受損,大量樓房徹底被摧毀,公路受損嚴重導致路面交通陷入癱瘓。
此後,墨西哥城政府痛下決心對墨城各方面的建築物進行排查、重建。這裏面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對城區各地地底構成情況進行全面調查,並繪制《可能地質災害分布圖》。
這項工作由墨西哥國內最權威的高等學府國立自治大學牽頭完成。該大學工程力學研究院教授瑪塞拉‧巴埃納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採訪時介紹,"通過這一份地質災害分布圖,我們可以知道墨城哪一塊地區地底構成最為脆弱,那麼這些地區在地震等自然災害襲來時所受影響也通常最大,該地塊上的建築物則需要按照更高的標準修建。"瑪塞拉進一步指出,政府有關部門也可以嚴格按照這份災害分布圖進行城市規劃:什麼樣的地區適合修建民宅?什麼樣的地區適合修建廠房?什麼樣的地區適合修建大型民眾匯聚場所……
"我們甚至可以根據這份分布圖,建議新建工程施工部門採取何種材料來最大限度滿足抗震要求。"瑪塞拉這樣補充。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Donate to Wikileak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