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綿陽3月28日電 (周洪攀 楊勇) "我們當地村民還有相當一部分沒有分到宅基地,村社卻先期將部分宅基地賣給外地人。"記者近日接到四川綿陽市涪城區青義鎮龍中村七社村民反映,在沒有讓所有村民分配到宅基地的情況下,村社先期將部分宅基地進行出售。目前,這些未划撥宅基地的村民,不但無法修建新房,連安居之所都衹能靠四處租房來解決。
記者26日在涪城區青義鎮7社看到,從該社穿插而過的綿陽市二環路正在加緊施工。在該社規划的居民點內,已修建起了几排四層小樓。在靠近居民點下方的一片宅基地內,露出鋼筋水泥澆築的地基。"我們積極響應市政改造,為何房屋拆除後不給我們分配宅基地,反而被賣出去了?"村民溫華友告訴記者,這裡21戶宅基地是去年底下的基腳,除16戶是本地村民外,剩余的都是被出售給了外地人。
溫華友說,七社地處綿陽市市政重點工程──二環路建設點上,土地比較集中。為了市政建設的需要,當地村民拆除民居集體修建安置點。"當時,村社干部做工作承諾房屋拆除後,給予每平方470元的補償,家裡的土地按每畝1000元的價格賠償青苗費。等宅基地規划好後,將優先選擇宅基地。"
然而溫華友等村民沒想到的是,自2010年底拆除房屋到現在,他們並沒有分配到宅基地。"田沒了,房沒了,一年多來,我們一大家子11口人衹能在外租房住。"溫華友的大兒子溫福禮說,拆遷後的前5個月,村社按照每人每月80元的規定,給予了過渡房補助款。可到了後面,一分錢都沒有了。現在他們一大家每年需要近萬元的房租費,全靠他們外出打工掙錢來支付。"我們多次找村社干部,但一直都沒有給予解釋。"
村社是否有權利出售集體的宅基地?"村社沒有權利出售宅基地。我們隨時進行監管,轄區內沒有出現一起出售宅基地的現象。"青義鎮副鎮長鄧春雨說,該社是綿陽市的統規自建安置點。因此,安置點一被確定後,鎮上便安排工作人員進行現場監督,保證每戶村民都能分配到宅基地。
記者隨後找到了龍中村支部書記武國述。"七社沒有儲備資金,無法進行基礎設施的投入。選定安置點後,社長武克林考慮讓村民在不出錢的情況下,完成基礎設施。因此,先期拿出了部分宅基地對外進行出售。"武國述告訴記者,龍中村七社出售宅基地一事,在給村上報告的同時,也向青義鎮政府進行了匯報。
針對村支書武國述的說法,記者再次找到副鎮長鄧春雨核實。鄧春雨卻表示,以前他不分管城建,對私自出售宅基地一事不是很清楚。
既然村社私自出售了宅基地,那么這筆款項到哪裡去了?使用情況如何?當記者就村民反映七社帳務一直未公開一事詢問是否能看到帳目時,武國述以村社所有帳目全部集中在鎮財政所,需相關領導同意才能調閱為由予以拒絕。本來應向村民公開的帳目,為何需要領導同意才能調閱呢?(完)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Donate to Wikileak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