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資本利得稅 該做的就快做」 (程平報導)
高房價是民怨之首,為了抑制炒樓歪風平息民怨,政府從去年起開始祭出奢侈稅,並且將在今年七月起開始實施不動產實價登錄,市場更預期,這是實價課稅的準備動作。金融研訓院董事長許嘉棟認為,推動不動產稅制改革,當前的確是最好的時間。但推動稅制改革,必須具備「策略性的想法」,要先評估這項改革是否能達到抑制炒房的目的,而對於經濟成面造成的影響有多大,有哪些困難、困難度多高都要務實去考量,而且一開始打擊面不要太大,才會讓多數民眾願意支持。
從事房地產交易顧問工作的戴德梁行台灣分公司董事總經理顏炳立則說,為實現居住正義所實施的稅制改革動作,簡單說就是「算計有錢人的錢」,就像是廖添丁劫富濟貧,不過顏炳立認為,要拔富人的毛也必須「先把鵝養大」,因為在奢侈稅上路之後,整個交易量都下來了,但是房價卻還是沒降,如果再繼續推動實價課稅,會讓投資者覺得政府什麼都要課稅,壓縮到投資意願,最後整個市場死掉,國庫的稅收反減少,「毛被拔到連皮都沒了」。
只是奢侈稅是否真的讓市場交易縮水?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張金鶚卻有不同看法。張金鶚說,其實經過調查發現,現在短期投資客不但沒少,反而愈來愈多,這代表政府根本不是玩真的,奢侈稅根本沒主動去查,而是被動讀取報來的資料,所以辦理房屋撤銷登記的案件越來越多,將契約重新換手,也就是賣過程A、B、C、D四手中,將中間B、C這兩手撤銷,時間就可以拉長。
至於實價登錄,張金鶚認為,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不傷及無辜,如何不重複課稅等問題。有人說要等實價登錄全部齊全才要做,其實是障眼法或拖延法,就是不想做。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朱雲鵬也說,台灣的房屋稅及地價稅率都符合世界先進國家的潮流,但是由於沒有用實價課稅,所以用一戶去年以2.8億拍賣成交的帝寶豪宅為例,地價稅加房屋稅一年還不到20萬,是房屋市價的萬分之七,這種稅賦懸殊差距的確吸引投者上門。
房子不是股票、不是藝術品,是所有人得以安身立命的一個家,但現在的房市卻變成投資為主,消費為輔,讓許多人連遮風避雨的基本需求都變成奢求,而且房市交易雖然能活絡市場經濟,但畢竟投機買賣是無助於社會生產力的增加。因此從選前宣示居住正義說到連任成功的馬總統,在當選後又說只有兩年能做事,所以現在應該是要加快腳步的時候,該展現改革的魄力,就不要在瞻前顧後。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Donate to Wikileak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